
-
艾炙方法
2025-06-27施灸过程中如感觉太热,可适当将艾条抬高散热;施灸后局部皮肤出现微红灼热,属正常现象。需要特别注意的是,凡属实热症,阴虚发热者不宜用艾灸,颜面部、大血管处、孕妇腹部及腰骶部亦不宜施灸。中医提倡冬病夏治,虽然艾灸一年四季都适...
-
艾炙方法
2025-06-27施灸过程中如感觉太热,可适当将艾条抬高散热;施灸后局部皮肤出现微红灼热,属正常现象。需要特别注意的是,凡属实热症,阴虚发热者不宜用艾灸,颜面部、大血管处、孕妇腹部及腰骶部亦不宜施灸。中医提倡冬病夏治,虽然艾灸一年四季都适...
-
中医的起源
2025-06-27第一种观点:医源于巫术第二种观点:医源于圣第三种观点:医源于动物的本能第四种观点:医源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实践,特别是与疾病做斗争的实践
-
艾 灸 法
2025-06-27用艾绒或其他药物放置在体表穴位上烧灼、温熨,借灸火的温和热力及药物作用,通过经络传导,起到温通气血,扶正祛邪,达到治疗疾病和预防保健目的的一种外治法。
-
神奇的艾灸
2025-06-27艾灸的一种神奇的疗法,因为它的确有很多不同凡响之处。首先,艾灸的疗效就十分神奇。艾灸疗法的适应范围十分广泛,在中国古代是主要治疗疾病的手段。用中医的话说,它有温阳补气、温经通络、消瘀散结、补中益气的作用。可以广泛用于内科...
-
艾
2025-06-27艾性味苦,辛,温。《本草纲目》:“苦而辛,生温,熟热。入脾、肝、肾经。”
-
艾灸反应及排毒有以下几个渠道:
2025-06-271,出汗排毒,就是在艾灸的时候,感觉出汗,灸后出汗,这种现象有可能会持续几天或更久。
-
艾灸_治疗_痛经_宫寒_取穴位与方法(附穴位图)
2025-06-27痛经是妇科的常见问题,以行经货月经来潮时发生小腹疼痛,连及腰腿为主,有时伴有头疼、头疼、恶心,严重者可见面色苍白,冷汗淋漓等。宫寒主要表现为:肾阳虚,经期下腹坠胀、腹部寒冷、用热水袋敷后缓和,白带多,痛经,月经失调,经血...
-
适应症
2025-06-27用于内科、外科、妇科、儿科、五官科疾病。犹其对乳腺炎、前列腺炎、肩周炎、盆腔炎、颈椎病、糖尿病等有特效。
-
艾灸使用
2025-06-27一.艾灸的定义和特点二.灸的材料三.灸法的分类和应用四.灸感、灸量五.灸法的作用和适应范围六.灸法的注意事项